您的位置 首页 关注世界

傾家蕩產辦學樹人:香港樹仁大學校監胡鴻烈辭世享壽105歲

世界报社新闻中心(香港讯)

香港中通社7月28日電(香港中通社記者 陳卓儀“永遠懷念校監胡鴻烈博士”,香港首所私立大學——香港樹仁大學官網7月28日發出訃告稱,該校創辦人、校監胡鴻烈博士於2025年7月27日在家人陪伴下安詳辭世,享壽105歲。


胡鴻烈1920年出生於浙江紹興,1942年於中央政治大學外交系畢業,1944年考取了外交官第一名,其後負笈海外。1952年,他獲法國巴黎大學頒授法學博士,兩年後考獲英國大律師資格並回港展開大律師事業。

胡鴻烈與妻子鍾期榮的辦學故事可以說是香江傳奇。20世紀70年代,兩人看到當時的香港僅有香港大學和成立不久的香港中文大學,只有不到2%的中學畢業生能進入大學。原本可以早早退休的他們,用盡積蓄購入跑馬地一棟三層半的洋房,創辦樹仁書院。胡鴻烈任校監,鍾期榮任校長。

1976年,樹仁獲政府承認為註冊專上學院,改名樹仁學院。1978年政府要求學校循英式三年制改革(2年預科、1年專科、1年學術性教育),樹仁堅持四年學制、拒港英政府資助,擇善固執。

胡鴻烈曾在受訪時強調:“我們樹仁的學生每一個都是讀大學的,承認不承認是另外一個問題。”

樹仁在沒有資助下,靠著胡鴻烈夫婦披荊斬棘,不斷克服財政困難。終於,2006年樹仁獲香港特區政府宣佈為香港第一間私立大學。為了籌集經費,胡鴻烈在遲暮之年還重回律師樓工作,為建校舍掙工程費。

胡鴻烈曾任市政局議員及香港立法局議員,並在2008年獲頒授香港特區授勳及嘉獎制度下的最高榮譽大紫荊勳章。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發文哀悼:“胡鴻烈博士為香港專上教育發展付出龐大財政資源和個人心血,春風化雨,為香港立德樹人,並一直積極參與公共事務,貢獻卓著。”

胡鴻烈夫婦倆節儉一生、傾注積蓄在辦學上,不為牟利,而為“樹人”。樹仁大學的校訓是敦仁博物,“敦仁”指做人的態度要積極,要學會幫助人家;“博物”指做學問不能馬虎。

胡鴻烈曾經在受訪時這樣說,“我只是中國眾多知識分子中的一員,愛國家,愛社會,愛生命。我只要對青年有所交代,對國家有所交代就行了。”

據校友告訴中通社記者,胡校監辦學認真,對於教學質素和學生有嚴格要求,印象最深刻的是,多次看到胡校監在課室外巡視學生上課情況。

香港樹仁大學有很多傳奇的辦學原則。所有入讀學生必修大一國文課程,不及格可能畢不了業。當年的樹仁學院還開辦夜校方便已有工作的年輕人進修。樹仁亦是最早與內地大學建立交流合作關係的香港大專院校,與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教育機構合作辦學。

樹仁為香港社會“樹人”,現任香港特區政府政務司司長陳國基就是校友之一。該校以中文、新聞、社會科學最為知名,香港不少傳媒高層都是樹仁畢業生。(完)

【編輯:郑景文】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536507685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3236039147@qq.com

电话:1353650768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