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的《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以下简称“中央八项规定”),旨在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成为党风政风建设的重大转折点。
中央八项规定重塑了党内纪律,深刻影响中国社会方方面面。其变革之力,让党风政风持续好转,让社会风气更加清朗,让人民群众对党的信心和信任不断增强。中央八项规定的实施,不仅改变了中国的政治生态,更改变了中国社会的精神面貌。
中央八项规定是党中央徙木立信之举,是新时代管党治党的标志性措施。中央八项规定自实施以来,通过持续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作风问题,直接遏制了特权思想和腐败问题的滋生。据统计,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共查处“四风”问题116.7万起、处分108.1万人,有力遏制了歪风邪气。这种改变,并非轰轰烈烈的“运动式”变革,而是细水长流的“浸润式”转变,务实、清廉、为民的理念正悄然扎根于中国政治土壤里,增强了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强化了国家治理的合法性基础。中国的政治更清明、社会更和谐,14亿民众对未来充满信心。
中央八项规定破解了长期存在的形式主义顽疾,显著提升政府行政效率。政策制定更接地气、执行更高效。“最多跑一次”改革极大简化了行政审批流程;“网格化管理+铁脚板”工作方法,让干部下沉社区、村组,把“办公桌”搬到群众家门口;“代办员制度”打通便民服务“最后一公里”,村民不用再跑路,医保报销、社保认证等10余项服务均可由村代办员上门办理。“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成为过去时,“马上办、热心办、用心办”成为新常态。
中央八项规定如同一把精准的手术刀,割除社会顽疾的“毒瘤”。中央八项规定以雷霆之势严厉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不良作风,将那些如毒瘤般侵蚀社会风气的顽疾一一割除。曾经,铺张浪费、讲排场的不良风气盛行,现在,厉行勤俭节约理念深入人心。公务接待更加规范,“光盘行动”广泛开展,婚丧嫁娶大操大办的现象明显减少。
从立规矩到长期有效的铁规矩、硬杠杠,从政治生态到社会生态,中央八项规定成为撬动全面从严治党的“大杠杆”,让务实清廉成为党员干部的本能选择,进而让为民服务成为社会的共同价值,中国社会风貌为之焕然一新。(中国网时事评论员罗瑞明)
编审:蒋新宇 高霈宁 张艳玲
【编辑:康土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