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通社8月5日電(記者 徐嘉儀)香港經濟持續增長,國際評級機構標普全球5日公佈,7月香港特區採購經理指數(PMI)經季節調整後,由上月的47.8升至49.2,顯示整體悲觀情緒淡化。在“三頭馬車”拉動下,本地經濟面對外部挑戰,仍展現強大韌性。
香港中通社資料圖
特區政府最新公佈,第二季香港在出口、本地消費和固定投資的“三頭馬車”同時取得正增長下,整體經濟按年增長3.1%,是連續第十個季度的正增長,預計第三季經濟持續增長。
出口方面,外部需求表現強韌,加上美國關稅措施暫時有所緩和帶動“搶出口”效應,整體貨物出口增長加快。香港第二季貨品出口總額升11.5%,升幅較首季8.4%進一步加快;貨品進口升12.7%,亦高於第一季的7.2%。
消費方面,香港業界不斷推陳出新,以創新帶來新的增量,零售銷貨價值在5月和6月重新錄得輕微按年增長,第二季微升0.3%。食肆總收益價值也在第二季錄得271億港元,按年上升0.8%,顯示零售和餐飲等行業經營呈穩住跡象。
樓市方面,住宅物業樓價靠穩,租金表現強韌,交投量顯著轉趨活躍。據土地註冊處最新數據,7月住宅樓宇買賣合約5766份,按年升54.9%;住宅樓宇買賣合約總值464億港元,按年升29.9%。住宅價格節節上升,香港樓價指數按月計已連升3個月,租金指數更連升7個月。因應樓價回穩,上季負資產宗數按季回落7%至3.7萬宗。
特區政府大力招商引資,增加整體樓宇需求。以引進重點企業辦公室引進的84家重點企業為例,合共使用的樓面面積就達168萬平方呎。
7月全港共錄得441宗工商舖物業買賣登記,較6月的412宗升7%,為近3個月高位及年內次多;月內登記總值錄得66.24億港元,按月急增92.8%。三大範疇物業登記量全線上升,以店舖一成升幅最顯著,工廈及商廈分別升5.3%及7.5%。
利嘉閣(工商舖)地產董事黃應年分析,近月香港整體經濟及營商氣氛持續改善,股市亦見強勢,帶動整體工商舖買賣穩步上升。受惠拆息低企,股市穩中有升,商廈筍盤亦有承接,造就商廈買賣於年內第二度達百宗水平。
考慮到美國關稅戰、減息進度影響,特區政府最新維持香港全年經濟增長2%至3%的預測。有經濟學家分析,經濟表現一般在下半年會更加強勁,因北半球秋冬季消費較多,亦將有更多中長途遊客來港,帶動本地消費。全年應該能夠達到政府目標,亦有可能超越。(完)
【編輯:郑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