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报社新闻中心(香港讯)
香港新聞網8月13日電 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涉嫌干犯香港國安法,被控一項串謀刊印複製煽動刊物罪及兩項串謀勾結外國或者境外勢力危害國家安全罪。案件經過146天審訊,8月14日進入結案陳詞階段,預料此階段需時8天。
結案陳詞前一天,法院外傳媒用凳子排隊(香港中通社記者 徐嘉儀攝)
2020年8月10日,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等7人涉嫌違反香港國安法被捕。其中,黎智英在位於何文田的寓所中被捕,警方隨後進入位於將軍澳的壹傳媒大樓進行搜查。近4小時搜獲25箱證物運回警署。
案件於2023年12月18日開審,由高院國安法指定法官杜麗冰、李素蘭及李運騰審理。控方由副刑事檢控專員周天行、高級檢控官陳穎琛代表;黎智英由資深大律師彭耀鴻、大律師關文渭及新西蘭御用大律師 Marc Corlett 代表。
中通社圖片
被告及罪名一覽
被告依次為黎智英、蘋果日報有限公司、蘋果日報印刷有限公司及蘋果日報互聯網有限公司,同被控一項串謀發布煽動刊物罪,指他們於2019年4月1日至2021年6月24日,在香港與張劍虹、陳沛敏、羅偉光、林文宗、馮偉光、楊清奇及其他人,串謀刊印、發布、出售、要約出售、分發、展示及或複製煽動刊物。
上述人士同被控一項串謀勾結外國勢力罪,指他們於2020 年7月1日至2021年6月24日,在香港串謀請求外國或境外機構、組織、人員實施對香港特區或中華人民共和國進行制裁、封鎖或者採取其他敵對行動。除黎智英外,其餘6名前蘋果日報高層早前在高等法院認罪,黎智英否認全部控罪。法官裁定全部被告還押,待該案黎智英部分審判結束後再量刑。
指示編採團隊“多做年輕人心聲”
就串謀刊印、發佈、要約發售、分發、展示及或復制煽動刊物罪,控方在法庭上引用多篇報道標題,顯示被告宣揚對政府的仇恨;其中一篇內容提及“希望各國政府向逼害香港人的香港官員及警察實施制裁”。
控方陳述《蘋果日報》網上收費版及英文版與本案的關係。控方指,被告與《蘋果日報》時任行政總裁張劍虹曾討論,當推出網上收費版後,將捐錢予現已解散的“民間人權陣線”以支持反修例示威者;直至30萬人訂閱《蘋果日報》網上收費版時,捐出30萬港元予“民陣”有關基金。
張劍虹在庭上作供指,黎智英希望通過英國人權運動組織創辦人Benedict Rogers,採訪前港督彭定康,並希望《蘋果日報》盡快登出彭定康對“反修例”的評價,《蘋果日報》網站和報紙其後刊登了彭定康的評價。
控方在庭上還展示黎智英在2019年6月13日向張劍虹傳送的訊息,請張劍虹用毛筆寫“反送中”三個大字,以及寫有“罷工、罷課、罷市 反送中”的黃底長幡。目的是遊行人士買報紙,可以拿到長幡貼在家裡的窗門做宣傳。
黎智英在作供時承認,自己曾對編採團隊下達指示,包括就陳方安生與彭斯會面的新聞,指示張劍虹“做到最大效果”、七一立法會衝擊事件要求“多做年輕人心聲”。法庭上,控方展示了黎智英和張劍虹在社交媒體關於編採的對話內容,控方還在庭上展示了《彭斯唔陳太 關注港人權》的新聞報道,出現在《蘋果日報》A1版頭條。
發展國際線尋求西方國家制裁中國及香港
從犯證人陳梓華作供,供稱他於“G20 全球眾籌登報”相關的 Telegram 群組認識李宇軒,隨後透過民主黨創黨主席李柱銘向黎智英尋求貸款協助,獲告知對方可墊支500萬元。李負責安排登報行動,由陳協調發票及收據往來。陳梓華於庭上講述3次眾籌登報行動,其中部分發票由黎名下公司付款。
黎智英曾指《蘋果日報》英文版集中報道中國反對派及維權人士的新聞,法官問《蘋果日報》英文版是否挑選符合他與《蘋果日報》立場的新聞來報道,黎智英回應指要符合他與《蘋果日報》價值觀的新聞,“集中報道批判中港政府的新聞,不會報道中國的正面新聞”。他認為當年全世界因疫情而掀起反中情緒,故外國讀者更有興趣了解中國的負面新聞,“負面新聞便是好新聞”。
陳梓華還供稱,由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他與黎智英共6次見面,黎智英對“重光團隊”如何打“國際線”提出國際游說的四個步驟。據李宇軒、陳梓華供稱,“重光團隊”發展出英國線、美國線和日本線。美國線成員用眾籌資金聘請美國的政治顧問公司接觸美國民主黨政客,並提供描述香港負面的資料。
張劍虹作供時指,2019年發生修例風波,黎智英指示高層透過《蘋果日報》推市民上街搞抗爭,並尋求西方國家對抗和制裁中國及香港特區,國安法生效後,黎開設了訪談節目《Live Chat with Jimmy Lai 》與多名外國嘉賓對談,希望透過節目造成輿論,令外國“援助”香港。
黎智英作供時透露,2017年至2019年間,曾引薦兩名美國前軍官好友Jack Keane和Paul Wolfowitz給時任台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認識,並包辦旅費及顧問費。他並提蔡的副手要保密,甚至他提供的筆記也要刪除。據控方展示的筆記,內容包括美國在台灣駐軍,以及美國利用台灣,作為中國交涉時的籌碼。(完)
【編輯:陳卓儀】